古道公益 管理员 收听TA

728

主题

7

听众

2万

积分
古道公益 发表于 2014-5-21 15:48:11
                   心肺复苏获救率中美对比悬殊

导语:在美国,心肺复苏获救率排名第一的地区,每5人中有1人能起死回生;而在上海,这个几率目前还只有1%水平。


  如果一个人心脏骤停,在短短几分钟的黄金抢救时间内,有多大比率被救活?在美国,心肺复苏获救率排名第一的地区,每5人中有1人能起死回生;而在上海,这个几率目前还只有1%水平。

  日前在沪举行的中美日急救医学国际高峰论坛,透露了这组相差20倍的统计数据。业内专家认为,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急救医疗水平差距,缘于人才序列、教育培养、技能普及等多层面的机制原因。

  车多人少,入不敷出

  目前,“车多人少”成为沪上急救系统的一种无奈:120救护车相对而言并不缺,缺的是车上的“急救英雄”。与全市面上的“医生荒”相比,急救医生更是连年来陷入不可持续的“循环圈”——人员短缺直接导致急救医生加班加点,处于“连轴转”的超负荷工作状态;正是这份“人少钱又少”的苦差事,每年离职的急救医生人数大于新录用的人数,导致“入不敷出”;有时车辆配不齐随车急救医生,便难以及时发车施救,于是市民们发出“叫120难”的呼声。

  据统计,沪上半数左右的院前急救工作者从业都不到5年,整体呈现人才流失之势。此次访沪的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代表团介绍,他们所在地区之所以凭借“19%”的心肺复苏获救率领跑全美,得益于一支精良齐整的院前急救队伍。根据美国通行的医护人员分类结构,在其医疗体系中,院前急救医生与院内临床医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才序列,急救医生有专门的工作评价和考核方法。但在我国,院前急救医生并非独立序列,他们的工作性质、待遇和地位,似乎在院内临床医生之下。这种用人机制,也造成大多数医科院校临床专业毕业生只愿“驻院”,而不愿从事院前急救跟车随行。因此,眼下业内几乎只能从外地医科应届生中招录急救医生。

  定向急救,育人起步

  与之对口的人才培育方面,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体系中几乎没有专门针对院前急救的专业系别。一年前,市教委、市卫生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10个委办局联合发文,由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接受市政府委托,根据院前急救医师定向培养制度,增设了临床医学(院前急救)专业方向,专事培养急救专业人才。临床医学系主任秦啸龙介绍,去年首届招收了68名三年制高专学生,今年将继续保持这一规模,向本地急救医疗系统输送新鲜血液,但这仍不足以填补全城急救医生的缺口。

  更令秦啸龙忧虑的是,国内急救医疗教育和人才培养尚未接轨国际,师资教材、实习操作、执业标准等方面还处于建设起步期。去年9月起,他们与新华医院急诊科以及威斯康辛医学院开始合作,此次与美方签约引进“全美急救体系项目”教育模式,共同开发课程,并达成师生交流培训机制。“急救英雄”其实是高度自动化的。秦啸龙认为,经过这番从理论转向实践的教改,希望院前急救专业学生建立起程式化的职业反应能力,脑中植入一份清晰高效的急救路径图。比如根据病人病状,决定现场施救还是车上施救;若逢灾难险情,先救谁、后救谁;随车人员之间,又如何心手协调、默契配合。

  硬件到位,全民互救

  急救成功率的背后,还要靠“全民急救”来支撑。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急救专家的眼中,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各地,一种傻瓜式的自助急救装备还十分稀缺。那就是“体外心脏除颤器”。在国际上,机场、车站等人流密集场所,挂壁式的除颤器与灭火器一样,已成为与消防设施同等重要的公共安全设施。早在1999年,芝加哥国际机场就率先安装了体外心脏除颤器,结果在最初10个月发生的14例猝死风险事件中,有9名旅客得以成功保命。

  按照国外惯例,在救护车或专业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公共场所的体外心脏除颤器可供非医务人员使用,而国内的除颤器则主要成了救护车上的标配,在现实中往往鞭长莫及。事实上,几年前,国内大城市航站楼也陆续配备了这种设备,但时至今日,其普及度与知晓率还都很低。有些机场里,原本供旅客开启的除颤器,一部分已被上了锁。究其原因,便是长期以来“旅客不会用,医生不需用”的现实。

  医疗界人士认为,基于体外心脏除颤器的急救意识与技能,在国外几乎成为一种公民必备素质;而在国内,除了硬件设施到位,在公众层面的简易急救培训还须跟上。只有“硬件+软件”同步推广,才能大幅提高心肺复苏获救率。

来源:中国上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