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风吟 普通会员 收听TA

1

主题

2

听众

217

积分
且听风吟 发表于 2014-10-6 13:20:22
2014年10月1日,国庆节,我随着一批老义工下乡回访,迎接我们的是迷雾缭绕的山路,蒙蒙的细雨,还有返程的阳光。不得不说,每一次下乡都有新的感触,往访途中遇到的人事,回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感动和影响着我。

我一直都知道,在每一座大山里都会有一些特困和留守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们由于家境贫寒不得不在学习之余帮长辈们干着繁重的农活;也许还有一部分孩子因为上不起学而面临着辍学的困境。直到我第一次亲眼目睹到他们的生活状态时,内心还是被震撼到了,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依然努力的学习着,并且大部分孩子成绩都很优秀。

有一种承担,叫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些孩子们虽然生活困顿,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依旧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第一次跟随大部队下乡查访的时候,是冬天,查访地点海拔较高,一个慈祥的老奶奶看到我们的时候一直想把手中用来暖手的装着碳的篮子递给我们。也许是因为不会讲普通话的原因,老奶奶比较少跟义工交流,但却在默默的关心着我们。当时的高速公路还没有通车,全程走国道,从市区出发到查访点要三个多小时,在十八弯的山路上我不争气的晕车了。后来我在用方言跟老奶奶聊天的时候,她看我脸色有些苍白就问我是不是晕车了,还说了一些很关心我的话,感觉很温暖。我始终都记得她看我的眼神就像一个奶奶看着自己的孙女一样,此次回访的时候却得知这个老奶奶已经过世了。

我记得在我第一次下乡的前一段时间,偶然在网上看到一段话,内容大致是:纽约的冬天积雪盈尺, 遇到这种情况,公司和商场就会停止上班,大部分学校也宣布停课。唯独公立小学,即使寸步难行,却仍然开放。每逢这样的情况,就会有家长打电话到学校,而每个打电话的人,反应都是一样的——先是怒气冲冲地质问和责备,随后道歉,最后笑容满面地挂上电话。 原因是在纽约有许多百万富翁,但也有不少赤贫家庭。后者白天开不起暖气,供不起午饭,孩子的营养全靠学校的免费中饭(甚至可以多带些回家当晚餐),学校停课一天,穷孩子就受一天冻,挨一天饿,所以老师们宁愿自已苦一点,也不愿意停课。于是就有家长问:那为何不让富裕的孩子留在家里,让贫穷的孩子去学校享受暖气和营养午餐呢?老师们的答复是:他们不愿意让那些穷苦的孩子感到他们是在接受救济。

我在2006年有幸得到一本2002年某一期的《读者》,里面曾经就出现过上述一段话。这本《读者》至今仍被我收藏着。

我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孩子们的内心都非常敏感,我害怕稍有差池,就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语言也是一门艺术,如何正确而有效的沟通,正是我所需要学习的。

对于本次回访的这一批孩子,印象是比较深刻的,大概是因为他们是我下乡接触的第一批孩子吧。在他们清澈的双眸里,有生活的艰辛,也有憧憬和梦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可以说我们都参与了他们的成长过程,见证了他们一步步努力着让自己成长为更加优秀的人,而他们也陪伴着我们从那个冬天走到了这个秋天。

我还是一个光长肉不长记性的人,每次下乡多多少少都会拖老义工们的后腿,感谢大家对我的包容和帮助。

每一次下乡都能看到孩子们的变化,他们慢慢的成长着。在同样的时光里,他们成长了,而我没有,也许我比他们更缺乏勇气。

有些路只有自己走过才会知道风景有多美,即使路途艰辛。我想终有一天,我会遇见更好的他们,还有更好的自己。

                                                                                       2014.10.02
1.jpg 2.jpg 3.jpg 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38

主题

1

听众

1118

积分
沙发
发表于 2014-10-6 20:18:57 |只看该作者
让我们一起陪着孩子们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0-6 20:26:5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共同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0-6 21:22:5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