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公益 管理员 收听TA

776

主题

7

听众

3万

积分
古道公益 发表于 2017-4-24 21:02:54

       时不时总能在朋友圈里看到古道公益的身影,真正接触是今年的3月份,在网上看到古道公益组织去我老家助学回访,很想报名参加,不过当时义工已经招满了。4月22日仙游西苑、度尾、大济回访是我第一次参加古道义工活动。

      4月19日报名,20日的时候古道工作室就把此次回访计划和拍摄注意事项发到群里。回访计划做得非常详细,包括出发时间地点、主要任务、所需物资、注意事项、分组与义工联系方式、分组情况表(里面有每个孩子查访和历次回访的资料)。我分在第二组,我们组共有4个义工,负责对西苑乡和度尾镇的六个孩子进行回访。工作之余认真看回访孩子的资料和注意事项,对此次活动充满期待。

      4月22日一早,带上我家丫头整理的一些课外书,按约定时间来到工艺博览城集中。一到那边就看到很多义工已经忙开了,每个组领取完物资,差不多九点就开始出发了。出发前,老义工剑静一直嘱咐新义工发朋友圈时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孩子的正脸照必须打上马赛克。其他义工也交代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一定注意方法方式,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我将老义工们的叮嘱牢牢地记在心里,其实之前在看古道公益的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时候,已经发现古道在这方面确实做得很到位做得非常好。现在的社会不乏一些打着爱心旗号进行捐资助学的单位和个人在给贫困学子捐资时喜欢大张旗鼓,也许他们以为那样既帮助了孩子又宣传了自己。只是很多孩子由于家庭的窘迫,物资的贫困而比其他人更加敏感和脆弱,那种高姿态的资助虽然让孩子在物质上得到了帮助,但精神上却遭受挫伤,从而加重自卑心理。对于那些受资助的孩子来说除了物资以外,更多的是缺乏心灵的关爱。在这次回访活动中,我看到古道的义工们一直用最低调的方式传递着自己浓浓的爱心,在和孩子、家长交流时始终面带笑容,温和、轻柔地沟通交流,像亲人般拉家常,像朋友般话长短,义工们将“古道”的爱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古道公益对资助对象的持续支持和追踪回访及流动图书借阅、征文活动开展都是极好的。选一些资助对象偶尔搞个活动资助一下很简单,若要对资助对象进行长期细水长流般支持和关心,却是需要很大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也只有这种长期支持和追踪回访才能让关爱更加弥足珍贵。我来自山区农村,深知农村图书的匮乏,不要说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就是一般经济还过得去的农村家庭的孩子也没能拥有多少课外书。我们镇好像就一家卖学习用品的小店兼卖一点课外书(我小时候镇里供销社那边倒是有一家新华书店,不过1999年14号台风把书店冲毁后就再也没有开了),多少农村孩子长年累月就抱着一本语文课本学中文啊!流动图书借阅真是孩子们精神粮食的及时雨啊。《心路》征文让孩子们参与其中,给孩子们展示才华的平台,带给孩子们前进的动力与向上的活力,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时,相信孩子们的心情是无比喜悦的,这种喜悦也许是他们今后童年回忆中最美的时刻。

      看到古道公益工作室和义工们那样尽心尽力,那样无私地帮助孩子们,我不禁想起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亲爱的古道义工们,你们是爱,是暖,是希望,你们是人间的四月天!向一直默默奉献的老义工致敬!

李慧琳家门口2_副本2.jpg 六月天.jpg

回复

举报

回复
只言片语也是一种鼓励
返回板块
回帖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回顶部